初審編輯:
責任編輯:董姝婧
大眾網·海報新聞評論員 王衛
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,尊重自然、順應自然、保護自然,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。濱州是山東省唯一一個京津冀“2+26”通道城市和環渤!1+12”城市疊加的城市,生態環境任務艱巨,使命光榮。要想把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進一步細化,濱州需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,深入打好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三大保衛戰,加快落實“雙碳”行動,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。
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,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。藍天保衛戰是一場大仗、硬仗、苦仗,必須牢牢把握主攻方向,進一步優化方式方法,不斷提升督察實效。濱州需要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,在統籌兼顧中把握重點,通過重點帶動全局。要重點防控PM2.5這個污染因子,盯住重點區域,抓住重點時段,聚焦鋼鐵、火電、建材等重點行業以及“散亂污”企業、散煤、柴油貨車、揚塵治理等重點領域,通過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;要堅持問題導向,下好精準這盤棋,讓有限的人力、財力、物力發揮最大效能,在強化督查工作中,要增強問題意識,加強機制創新,強化精細管理,運用排查、交辦、核查、約談、專項督察“五步法”,進一步加強環保執法督察、區域聯防聯控、科技創新和宣傳引導。
錨定碧水保衛戰任務目標,持續加強水污染防治。“水是生存之本、文明之源!币胪七M打好碧水保衛戰,濱州需要加大工作力度,提高工作成效,堅持精準、科學治污,督促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,全力開展水污染防治專項行動,并針對反饋問題舉一反三,持續保持水環境監管高壓態勢,確保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。強化監管考核力度,對水環境問題突出的縣市區進行督辦約談,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,對整改不力的進行嚴肅問責。統籌市、縣(市、區)執法力量,深入開展綜合執法、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、專項執法、專案執法、非現場執法等各項執法活動,加大企業監管力度,嚴查嚴處超標排污、偷排偷放等各類環境違法行為。
多措并舉打造凈土綠地,守牢民生安全底線。土壤和水、大氣一樣,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生存要素。相對于大氣和水污染,土壤污染更為隱蔽、更難治理。濱州應增強問題意識和責任意識,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,多管齊下、綜合施策,科學打好凈土保衛戰。建立健全土壤污染監管體制,加大對污染地塊的管理力度,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和定期會晤溝通機制,完善工作流程與標準規范,強化部門協同管理。加強土壤污染風險防控機制建設,堅持風險防控原則,因地制宜采取源頭防控、治理修復等措施。以科技創新推進土壤修復,加強政策引導,加大5G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,出臺土壤污染治理技術清單,強化技術培訓和規范制定,為新技術運用提供配套新政策,使之充分發揮效能。多渠道破除土壤污染治理資金約束,堅持多元化融資思路,分類解決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融資問題。
當前,濱州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、根源性、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形勢依然嚴峻。因此,必須不折不扣執行省市關于生態環境保護各項政策要求,倡樹“嚴、真、細、實、快”的工作作風,打造政治強、本領高、作風硬、敢擔當,特別能吃苦、特別能戰斗、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境保護鐵軍,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,敢于擔當,善于作為,從“打好”到“打贏”,全力以赴,攻堅克難,探索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。
初審編輯:
責任編輯:董姝婧